德育活动

优秀传统文化该怎样进校园?

点击数: 【字体: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
 

    校本教材,选修课,国画、京剧、武术……近年来,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校园活动遍地开花。

  在北京市,楼梓庄小学为每个年级都准备了一套《中华古典诗文(双语)校本教材》,6年共收录古诗184首、古文32篇;八一中学为学生们开设了校本选修课“诗经往事”,讲解诗经背后的文化。除了进教材、课堂外,北京不少学校在素质教育中也十分注意融入传统文化因素。中关村三小将国画、葫芦丝、京剧等融入美术、音乐课;翠微小学注重发挥清明、春节等传统节日的教育作用;苏家坨学区一些学校将快板、舞龙等引入了校园。

  2014年,教育部印发了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》,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,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。

  然而,传统文化进校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。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,不少学校发现,师资缺、涵养浅,碎片化、不系统,兴趣淡、重知识,课时紧、难安排,有活动、不持久,家校分、不整合……成为实践中几乎所有学校都要面对的问题。

  传统文化进课堂,语文往往是最重要的渠道。然而,八一中学语文教师徐德琳在教学中发现,不仅自身文化底蕴不足,“传统文化课与语文课之间究竟有什么异同?传统文化教育到底是以知识性、文化性为主,还是以培养思辨性、思维性为主?”

  怎么考核也是难题。“古诗词教育中也曾出现过教师逼孩子背诵的情况,学生一度比较反感。”翠微小学校长周金萍反映,后来学校调整方式,不再考评学生,只要有一半的学生有兴趣、愿意学就可以了。

  弘扬传统文化,学校是最现场,课堂是主阵地,教师是基础。“教师本身的素养、人文价值,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非常重要。仅从这三个方面来说,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仍很欠缺。”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看来,教师数量不足、内涵不够使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难以展开。

  “中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的融入是十分丰富的,但教育的功利性太强,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渗透。”敬德书院院长吴颖慧说。

  在她看来,无论是语文教育中的经典文选、诗教,还是历史课中的典故等,都富有传统文化内涵。但目前中国教育功利性太强,而传统文化中的孝悌、高山流水等潜移默化的东西很难用功利标准评价,因而在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始终无法成为主流。

  袁济喜认为,中国传统文化是对当前中国分科教育体系的必要补充。“相较于西方的分科教育,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完善人格,推动人的全面发展,以培养君子为终极目标,在民族精神、崇高品格的培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”

  “当前,传统文化进校园以一种嵌入式、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,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有益补充,应该充分肯定这种进步。”在袁济喜看来,当下主要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、古诗词等,要与现在的西式教育体系融合还需要一个过程。

  “知识性和趣味性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、兴趣与考评、语文与传统文化,都是我们在复兴传统文化中需要考虑的问题。”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彭永捷认为。

 

 

作者:记者 董鲁皖龙 刘博智 来源: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:2016年12月19日